十八大以來,中央反腐持續(xù)發(fā)力,擒虎過百,拍蠅無數(shù),中紀委甚至創(chuàng)下“一日三虎”的記錄。然高壓反腐成效固然可喜,如想根治“帶病提拔”得從長計議。筆者認為得從源頭著手,確保水源的清澈度。
干部的“帶病提拔”嚴重的影響了國家選人用人的公信力,損害了執(zhí)政黨的威信和形象,破壞了當?shù)氐恼紊鷳B(tài)、污染了當?shù)氐恼苇h(huán)境。然中紀委縱然有“三頭六臂”的能耐,畢竟人手有限,面對浩如煙海的“帶病”干部,也只能望洋興嘆。“只靠中央抓,那能抓的過來嗎?”關鍵還得有源頭活水來,給干部的成長營造一個風清氣正的環(huán)境。
立足基層,把好初始提名關。每一位領導干部都是從基層起步,經過多崗位的歷練,方能走上領導崗位。“蒼蠅”變成“老虎”也得一個成長的過程,而基層往往是監(jiān)管相對薄弱的地區(qū),“蒼蠅”最容易在此繁殖。因此,基層黨委要充分扮演好把關者的角色,充分運用好熟悉當?shù)卣吻闆r,了解干部最新狀況的有利條件,在調整地方班子、培養(yǎng)干部的過程中,嚴格按照干部選拔任用條例,嚴格執(zhí)行程序。一要嚴明提名制度,厘清提名責任,防止帶病干部成為提名人選;二要認真核查干部檔案,堅決落實干部“凡提必核”要求;三要嚴格執(zhí)行領導干部個人有關事項報告制度,防止有問題的人選蒙混過關;四要研究制定干部選拔任用全程紀實辦法,發(fā)現(xiàn)問題認真查處,及時剎車。
廣開言路,把好社會監(jiān)督關。中央開展的一系列巡視督查,有效的遏制了地方腐敗,成為反腐敗斗爭的重要平臺,但面對依然嚴峻的反腐局面。一要充分依靠廣大群眾的積極參與,通過搭建信息平臺,充分利用現(xiàn)代技術,暢通來信來電、網(wǎng)絡舉報渠道,收集帶病干部的蛛絲馬跡。二要依靠地方黨委統(tǒng)籌好巡視、審計、信訪舉報、個人事項報告抽查中發(fā)現(xiàn)的問題,及時甄別真假,調查事實真相,順藤摸瓜,拔出蘿卜帶出泥。讓監(jiān)督走在前頭,讓“帶病”干部縱然有通天本領,面具帶的再好,隱藏的再深,也逃不過獵人的槍。
從嚴監(jiān)管,把好責任追究關。有些地方紀委干部久居地方一團和氣,抹不開臉,漫不開腿,沖不破那張關系網(wǎng)。面對“帶病”的熟人干部,狠不下心,導致執(zhí)法不力,頻頻失位,讓地方“蒼蠅”頻現(xiàn),甚至“老虎”出沒。究其原因,固然有對地方干部管理失之于寬、失之于軟的因素;關鍵還在于對組織部門選人用人失察和紀檢監(jiān)察部門執(zhí)法不力責任追究過于寬松。以至于公平正義拋于腦后,黨紀國法形同虛設。必須建立健全帶病提拔倒查機制,實行對執(zhí)法主體責任追究終身負責制,堅決打擊不作為、亂作為。
我們有理由相信,在上有中紀委新招頻現(xiàn),下有地方黨委嚴格把關的背景下,上下聯(lián)動,精誠合作。“帶病提拔”終將成過街老鼠,無處藏身。